清晨四点,城市还在沉睡,老陈已经挥舞扫帚奏响了黎明的前奏。谁能想到,这寻常的环卫日常,正通过一本本手工绘本站上幼儿园的展示台,成为孩子们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的第一课?当“环卫故事绘本制作”成为创意教育活动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童趣画作,更是城市文明与儿童成长的美妙相遇。
环卫绘本的核心魅力在于“真实的力量”。在某幼儿园的实践活动中,孩子们首先跟随环卫工人体验清晨工作,观察他们如何分类垃圾、清洗街道。回到课堂后,四岁的小雅在画纸上描绘出“环卫阿姨与落叶大战”的场景,用稚嫩的笔触写下:“谢谢您让地球不怕痒。”这种基于真实观察的创作,让环保教育不再是抽象说教,而是变成了有温度、有故事的情感教育。
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跨学科学习之旅。从观察记录、故事构思,到画面分镜、材料选择,孩子们在创作中综合运用了观察、语言、艺术等多种能力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集体创作的《环卫英雄的一天》绘本中,甚至巧妙融入了时间认知(不同时段的工作内容)、数学统计(清理垃圾的数量)等知识点,展现了项目式学习的无限可能。
这些绘本最动人的价值在于其情感连接功能。当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绘本赠送给环卫工作者,当看到环卫阿姨翻阅绘本时眼角的泪光,一种超越年龄的理解与尊重悄然建立。有的幼儿园还将绘本制作与“环卫工人休息站”建设结合,通过义卖绘本为环卫工人购买保温杯、手套等物资,让教育活动延伸为实实在在的关怀行动。
从教育创新角度看,环卫故事绘本制作代表了当下教育从认知导向向情感导向、实践导向转变的趋势。它让孩子们不再是环保口号的复读机,而是成为故事的记录者、情感的体验者、行动的发起者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获得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同理心、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综合成长。
每一本环卫主题绘本,都是孩子与城市对话的一扇窗。透过这扇窗,他们看到了平凡工作中的不凡,理解了整洁街道背后的付出,种下了尊重劳动、爱护环境的种子。当这些种子在未来生根发芽,我们的城市必将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——这不仅关乎环境整洁,更关乎一代人心灵世界的纯净与丰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