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消毒前准备工作
1. 人员防护:作业人员需穿戴防护服、口罩、橡胶手套及护目镜,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。
2. 工具配置:配备高压冲洗设备、含氯消毒剂(如次氯酸钠溶液)、喷雾器、清洁刷及医疗废弃物专用袋。
3. 区域警示:设置临时围挡或警示牌,避免行人靠近消毒区域。
二、四步标准化消毒流程
1. 垃圾清运与预清洁
– 清空垃圾桶内垃圾,检查是否有尖锐物或危险品。
– 使用高压水枪冲洗内外壁,重点清除残留污渍、食物碎屑。
2. 消毒剂喷洒与浸泡
– 按1:50比例稀释含氯消毒液(有效氯浓度500mg/L),均匀喷洒桶体表面及内胆,金属部件需额外覆盖防锈剂。
– 静置10-15分钟,确保消毒剂充分接触微生物。
3. 二次清洁与干燥
– 用清洁刷擦洗顽固污垢,再次冲洗至无消毒剂残留。
– 通风晾干或使用烘干设备,避免潮湿滋生细菌。
4. 废弃物规范处理
– 消毒产生的污水需排入专用下水道,防护装备按医疗废物分类打包处置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– 频次要求:人流量高峰区每日至少消毒2次(午间、闭店后),普通区域每日1次。
– 材质区分:塑料桶避免使用强酸性消毒剂,金属桶需定期检查腐蚀情况。
– 记录备案:填写《消毒作业登记表》,记录时间、责任人及消毒剂批号。
四、常见问题解决方案
– 异味残留:在消毒液中添加5%柠檬酸溶液中和气味。
– 虫害隐患:每月1次喷洒拟除虫菊酯类药剂于桶底缝隙。